黃河博物館,位于鄭州市紫荊山路4號,成立于1965年,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nèi)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稱為“黃河巨龍的縮影”。博物館共兩層,分為多個展廳,通過文字、圖片、模型向人們展示了黃河母親河的歷史與歷年來的水患
江南古運河匯集了環(huán)城古運河和清名橋兩條水陸旅游路線,從古城順水而行,可以欣賞到無錫現(xiàn)代的城市風光,還能感受到不同主題的人文自然景觀。而位于南長橋至清名橋一段的古運河,因為相對河段更加狹窄、歷史悠久,所以又“水弄堂”之稱。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chǎn)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xiàn)了6000
絕版廊橋,八百年婺源彩虹橋彩虹橋建在清華村與畢家墩最佳河面上,兩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畫,橋上游是筆架山,橋下游筑一道石壩,形成美麗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財。廊橋與村落、青山、碧水、驛道構成了中國最美的水墨山水畫。尤其是晨
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安岳縣是目前中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目前已發(fā)現(xiàn)歷代石窟造像200處,造像10萬余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宋代造像的
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隱退至此而得名。湖水最深處70多米,長約4千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xiàn)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正午時,它象一面巨鏡,把直射的陽光反射出去,使人眼花
目的地簡介地處陜西南部,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商朝時期,這里就有了人類生息勞作的身影,在以后的歷史中,漢中又一度成為兵家爭戰(zhàn)之地,如劉邦、諸葛亮等都以漢中作為軍事基地。市內(nèi)文物古跡眾多,現(xiàn)有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的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jīng)形成菜系。菜肴風味是鮮辣濃香,在烹調(diào)技藝上,以炒、臘、蒸、煨、煎、燒見長。湘菜主要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qū)和湘西山區(qū)三地風味組成,以湘江流域菜為其代表。近現(xiàn)代湘菜已發(fā)展到4000多個品種,其
紫龍灣溫泉度假村位于長沙寧鄉(xiāng)灰湯鎮(zhèn),氣勢宏偉的溫泉接待中心裝修典雅、精致。主體樓高5層,一層設有3800多個男女更衣柜、特色禮品專賣場;二、三、四樓設有國醫(yī)養(yǎng)生區(qū)、SPA水療區(qū)、保健按摩區(qū)、“亞洲味道”露天美食區(qū)、健身美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了解古代中國光輝文明的好地方。館內(nèi)藏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的金銀器具和唐墓壁畫等珍品文物,而且大多為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其中不乏國家禁止出境的精品。三大藏品,禁止出境館藏中的獸首瑪瑙杯、舞馬